说起山东这个地方,大家伙儿想到的多半是齐鲁大地、孔子老家,感觉挺文化味儿的,其实这几年山东的经济表现那叫稳扎稳打。
2024年,山东省的GDP数据出来了,总量达到98566亿元,按不变价算同比增长5.7%,换成美元大概1.388万亿左右。这数字搁全国看,稳坐第三把交椅,仅次于广东和江苏。
要是把山东单拎出来比作一个国家,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,能排到第16位,经济体量能超过荷兰和土耳其。
山东的底子厚,农业基础是全国顶尖的,耕地面积大,粮食产量常年稳居第一。光小麦、玉米这些主粮就够养活一大片人了,水果蔬菜海产品也多,出口到日韩的不少。
地理位置也好,海岸线长,青岛港、日照港、烟台港吞吐量大,货物进出方便。矿产资源更不用提,从上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就开始贡献石油,煤炭铁矿金矿储量丰富,支撑了重工业的发展。钢铁化工能源这些领域,山东产量在全国前列。
过去几年,山东没少在这些传统产业上发力,但现在转型也跟上了趟儿。2018年,山东启动新旧动能转换,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,腾出空间搞新兴产业。
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材料、生物医药现在成了新增长点。五六年过去,成效出来了,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0.7个百分点。城市方面,青岛、济南、烟台三个万亿级城市齐头并进,青岛外贸强,济南行政中心,烟台制造业发达。
县域经济上,菏泽的汉服产业、淄博的烧烤热,都带火了当地消费。全省接待游客超9亿人次,旅游收入破万亿,文旅产业占GDP比重6.7%左右,实打实拉动了就业和收入。
比起荷兰和土耳其,山东的优势在哪儿呢?荷兰经济靠金融服务、农业出口和港口贸易,GDP1.21万亿,但人口才1800多万,人均高。土耳其1.32万亿,制造业和旅游是支柱,但通胀压力大。
山东人口过亿,体量大,产业链全,从原材料到成品一条龙。全球排名第16,搁全世界看,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了。
当然,山东经济也不是没短板。过去重化工业占比高,环境压力不小,转型过程中有些企业关停,影响了部分就业。内部消费升级慢,部分县市发展滞后。外部环境复杂,贸易摩擦影响出口。
但政策上,山东没躺平,研发投入增长快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超45%。民营经济活跃,经营主体超1400万户,增加值占GDP一半多。外资也多,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超200亿美元。消费方面,居民收入增长跟得上,城镇化率高,市场潜力大。
为什么山东能这么稳?是资源禀赋加政策执行力。农业稳住基本盘,工业转型不拖泥带水,服务业文旅消费火爆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了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%,居民收入增长跟经济同步。重点抓创新,120项重大科技攻关继续推进。
绿色低碳转型也加速,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全国领先,新能源存储规模第一。低空经济规模达420亿元,港口投资934亿元,新泊位在建。数字经济赋能,工业数字化升级。
山东这个9万亿大省的诞生是积累的结果,是山东人实干出来的。未来10万亿在望,山东经济还会更强。民营经济撑半壁江山,创新驱动加码,绿色发展提速。这些都让山东不光体量大,还质量高。
实时查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